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访谈鹤壁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刘建军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27日 17:58来源:鹤壁市广播电视台浏览次数:

主持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国家设立了5年过渡期。今年已经是最后一年了,我们民政部门采取那些措施稳妥承接过渡期结束后的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呢?请刘局长介绍一下吧。

刘建军:为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我市积极推进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试点工作。去年,浚县被确定为全国、全省两项政策衔接并轨试点,市县两级勠力同心,积极探索,出台的《工作方案》得到民政部的肯定并在全国推广,经验做法被省厅民政工作专报刊登。今年,在浚县前期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我市全域开展“两项政策”衔接并轨试点工作,是全省唯一一个全域推行的地市。将民政部门牵头认定的5类低收入人口和农业农村部门牵头认定的3类防返贫监测对象合并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和其他低收入人口等5类低收入人口,健全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标准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评价体系等,建立统一认定标准、信息分层管理、动态监测、因需推送、分类救助、结果反馈的运行机制。我们加大排查监测力度,通过专项排查行动等多种形式,对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实施兜底保障。截至今年5月,脱贫户中享受低保、特困待遇10748人,占比21.06%;监测户中享受低保、特困待遇共7084人,占比44.49%。对不符合低保特困条件的,我们全部纳入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和其他低收入人口做到了“应保尽保、应兜尽兜”。依托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全面开展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截至5月,已将15896名监测对象纳入低收入人口监测范围,纳入率100%。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低保边缘家庭,请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低保边缘家庭。

刘建军:低保边缘家庭是指,不符合低保条件,但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低保标准1.5倍,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相关规定的家庭。

主持人:家庭财产相关规定是什么?

刘建军?财产方面的主要是:1.家庭人均拥有存款等金融性资产低于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3倍。2.家庭成员名下无非居住类房屋。3.家庭成员名下仅有1套住房或无房,或者有2套住房且人均建筑面积不高于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度当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的1.5倍。4.家庭成员名下无生活用机动车辆、船舶、大型农机具等大型机械,或仅有一辆机动(含新能源)车辆并符合以下任一条件:一是车辆年限超过10年以上的车辆,且车辆原始价值不超过当地同期8倍年城市最低保障标准;二是提出申请前12个月内未购置车辆,且车辆原始价值不超过当地同期5倍年城市最低保障标准;三是作为唯一谋生工具的小型经营性车辆;四是普通摩托车、残疾人功能性补偿代步机动车。5.家庭成员在各类企业中认缴出资额,累计不超过20万元。

主持人:好多群众生活遇到困难了会第一时间想到民政部门的救助政策,但是,好多人对低保、特困申请条件不明白,接下来,请刘局长介绍一下低保和特困的申请条件是什么?

刘建军:持有我市常住户口或者居住证的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我市低保标准的,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规定条件的,可申请低保。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经本人申请,可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可以参照“单人户”提出低保申请,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等只计算其个人应得部分,在认定其财产时,只评估申请人的财产。

同时具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